
发布日期:2025-04-15 17:06 点击次数:92
春秋战国,算得上是日日交兵,月月伐交的时代,因此生出了无数雄主。
在那样岁月里,当国主可并不是开心事,反而很是战战兢兢,稍有不慎,就会国破家亡。
特殊时代,演绎特殊人生,诠释特殊国家气质,而楚国,就是在这样时代中,脱颖而出的佼佼者。
骄傲不驯是当时楚国人的标签,在所有诸侯国,依旧老老实实各守本分,做公侯伯子男的时代。
唯有偏居南方的楚国,敢为天下先,称王做祖!
先是楚国君子熊渠,为了戏耍周厉王,分封三个儿子做王,彰显自己王他爹的风采。
后续楚国在实力越发强盛,也越发的不尊周礼起来,到了楚国君主熊通时代,就正儿八经的称呼其自己为“楚武王”。
谁说天子只能周人做?楚人无敌
展开剩余85%楚国第一任国君,叫武王,也预示着这个国度,以武立国的野望。
后续楚国君王们,在祖先愿景野望中有样学样,一个个都成了王!
文王、成王、穆王、庄王,走马灯一样轮转。
这样的故事,让遵从《周礼》渴望规则的圣人孔子,鄙夷无比。
进而在自己编撰的史书《春秋左传》中,将鄙夷言语,变成了记录中的“楚子”,言外之意不过是。
你楚国所谓的王,本圣人不同意。
圣人的认同与否,无关楚人!
骄傲不驯本就是楚国的特性,以武立国,也是楚国的生存之道。
于是,才有了春秋第一战争贩子,楚成王的出现。
这楚成王,无疑是楚国好战基因的集大成者,在位四十夺年,年年出征,不是在打仗,就是在准备打仗。除了即位之初那几年安分了点点,战争贩子称呼在后续传遍诸国。
继位之初的楚成王,少有征战其实也非本心,而是和他的王位由来有关。
简言之,他的王位是抢来的。
楚成王爹文王有一个爱妃,生了两儿子熊艰和熊恽,文王死后,继承位置的是老大熊艰,至于悲催的小儿子熊恽,就成了闲散公族。
亲弟弟在身侧,一般而言当王的哥哥难免有点忧心,忧的不过是,鸠占鹊巢而已。
这担忧在熊鉴当政三年后,被他付诸实行。
熊恽被排挤到差点身死,无奈只能逃亡随国,逃亡随国后的熊恽,用楚国公子身份,忽悠了随国帮助自己反攻楚国。
这一来二去,经过两年奋斗,熊恽人生逆转,杀熊艰,夺君位,成了楚成王。
这杀君夺位的经历,难免让国内人心不稳,也让当政之初的楚成王小心谨慎。
于是即位之初的楚成王,对内广布恩德收拢人心,对外修好诸侯进贡周天子。
楚国强大本钱:军队
一改往日楚国桀骜风格的楚成王,也让周王开心不已,这货居然上贡了。
随后,周王大手一挥,给了楚成王一个上谕:
镇守南方、平定夷越各族的动乱,不要侵犯中原各国
有了这尚方宝剑的楚成王,名正言顺开始镇压南方夷越,不断开拓疆域,楚国实力也因此节节高升。
这段征伐期的胜利不断,让楚成王欢欣鼓舞,也升腾起了后续持续征伐的野心。
随后的楚国,目光从南到北,开始窥伺起北方大地的花花世界起来。
第一个倒霉的就是中原腹地的郑国。
郑国曾经也算春秋强国,可今日却孱弱不堪,面对楚成王连续三年的攻伐,疲于应付!
想投降,又摄于齐国的影响,不敢,齐楚争霸,郑国成了夹心饼干,两面不是人。
小国的悲哀就在于此。
齐国霸主齐桓公一看楚国一直欺负自己小弟,也坐不住了。
于是在公元前656年,联合好些小国组成了十多万联军讨伐楚国,楚成王一看齐桓公来势汹汹,只能认怂,派使者和齐国和谈。
最后签订了盟约,这就是史上著名的:召陵会盟。
会盟之后!
楚国战略收缩,获得了齐国平起平坐的承认,正式参与中原争霸。
齐国声望日隆,用一场联合行动,遏制了楚国的野心,收获了中原霸主的威名,两个大国各取所需,都成了会盟的胜利者。
但,如果盟约有用,还有兵马做甚?
会盟过后的楚成王,在获取了齐国平起平坐承认之后,致力于中原争霸,也开启了没日没夜征伐的节奏,战争年表那是一串又一串。
前655年,楚国灭弦国。
前654年,楚国攻许国。
前649年,楚国攻黄国。
前648年,楚国攻江国灭黄国。
前646年,楚国灭英国。
前645年,楚国攻徐国。
前640年,楚国攻随国。
前638年,楚国伐宋国,在泓水之战败宋军,伤宋襄公。
前633年,楚国灭夔国。
这就是召陵会盟后,楚国的征战表,持续22年,灭有名有姓的国家五个,威慑老牌霸主齐国,战败有霸主之志的宋襄公。
春秋五霸,有两个就这样被楚成王直接间接收拾了,直到晋文公出马。
前633年,楚国灭夔国,同年夏天,楚国将军子玉决定鼓动楚成王攻伐晋国,通过打败晋国,彻底奠定楚国的霸主地位。那个时候,年岁渐长的楚成王,对晋国的实力颇为认可,说道:
重耳逃亡在外19载,还能得以返回,这是天助他兴盛,人力不可抵挡
可惜的是,主将子玉不为所动,坚持出战!
后续的结果,大家也知晓,退避三舍之后的晋军,在城濮之战一战定霸业,也让楚国,霸业来临滞后了数十年。战争贩子楚成王,用四十多年时间,稳固国家,征伐天下,熬死齐桓公,打败宋襄公,最后败给了晋文公。
轮番交战春秋五霸之三,他已然可称小霸了。
这份功业,也给后续楚庄王问鼎中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楚国不停的扩张,国土最大
唯一的遗憾,估计是后世没安排好,自己死于非命!
话说楚成王晚年,在周公“宗子”世袭制,和楚国“幼子”继承制上左右摇摆,犹豫不决。
备注:楚国“幼子”继承制,同蒙古幼子守灶制相似,主要家产都传给小儿子,算楚国风俗。
最后引发了祸事!
继承制度的左右摇摆,让楚国储君位置一直悬而未决,最后一意孤行立商臣为太子,随后又想让小儿子王子职继位,直接促成了太子商臣的反叛。
英明神武一辈子的他,留下了吃熊掌而不得的遗憾,被亲生儿子逼宫,最后自杀身亡。
起因杀兄夺位,盛与征伐天下,亡与亲自逼宫,这就是楚成王,一个春秋战争贩子的一生。
发布于:天津市